听说双辽发电公司电气分场的小书屋,成了新年上班后员工充电的新去处。笔者于1月6日下午,赶往电气分场一探究竟。 n*.HOY/pe
刚到门口: (+`U't-
“曲老师,您怎么来了?” Trn8$_gw
把这话说得轻到快要听不见的这位,是书屋“管理员”。也是电气分场的专工李延民。因为笔者曾经做过教师,所以他们还习惯称“曲老师”。 &Bi)/F00
“我今天就是专程看这个小书屋来的。这儿都有什么书?可以介绍一下吗?” Bq+!leb*
这书屋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1个圆桌,15把椅子;1排用宽约5公分,厚约0.5公分的木条钉成的简易书架。经李工介绍得知,经公司、分场以及员工捐献三方面努力,也只有技术类、文学类和党史类3种。技术类占三分之二。图书总共也不过200册。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书屋,却筹划了几个月才建成。书还是几位员工利用元旦放假时间来上架的呢。 0GY}xy7K
笔者发现,靠近门口的书架上只有寥寥的几本书。李工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 "}._Isz}[l
“书屋里的书少,来看书的人多。有的需要借用两三天,就带回去看了。”
Dn15VI4
“那有的书现在有人要借,不就借不成了?” B(pCCIm
“也正因为书少读的人多,所以对借阅的时间就有严格的要求。三天之内必须归还。如果三天之后你再来,就有借到的机会了。” K?D4^h
“别看书屋小,对我们的帮助可不小。在学校学的针对现场实际的比较少,在这里我可以查阅针对现场实际的书籍看。” hYej
0
zz
笔者和李工正聊着,继电班的李卓仁接上了话茬儿。 ]$;FtMD
走到党史类书架前,笔者发现电气分场党支部书记曲行发也在这里,便笑问: CzUq"
“这类书有人看吗?” \%(} 8&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