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5-10-01

常亮:职业化培训为什么在本土企业难以落地之一 本土企业稳定实现职业化的六项任务

+-1 <.  
文/常亮 qBx zxo2  
XXl[  
`6}A,,!  
作者按: sz"7[MC  
仅从人才复制与培养的角度,领导力、职业化、执行力、卓越沟通、训练有素、人才复制与培养系统、素质模型、管理技能、专业技能、教导型组织等等,都是中国企业持续走向成功以及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概念。这些概念是否能在中国企业成功落地,决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成败,也决定中国经理人的成败,更是衡量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升级以及中国能否真正成为的经济发达或文明领先国家的标尺。 ;i =ak\  
为了真正的帮助推动中国企业成功的转型与升级,本人将围绕这十个关键词,发表系列文章,展开系统性分析。欢迎您支持和关注。 #OyYPv^R/:  
:iy3 XGy5&  
/c]^{";8  
,TZa{3^N  
职业化是中国企业执行力、训练有素、快乐强大职场、高绩效以及转型升级的基石。更是中国企业管理者领导能力的标志。 @Vn&xDn  
B(;? ;yk  
H>*V@aG  
中国本土企业以及管理培训界有关职业化的讨论与培训进行了不下20个年头,对中国企业尤其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贡献至伟。中国本土确乎出现了一批批了不起的实现了员工职业化企业。冷静下来看看,实现了职业化的企业,无论品牌、绩效、员工收益、运营管理系统、企业文化甚至其在本土或全球市场的地位等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功:比如华为、联想、小米、格力、海底捞、麦当劳(中国)、肯德基(中国)、万科、德胜洋楼、腾讯等等,概莫例外。 ajGzS@6]j  
Bkv]Jl/d  
_%BE(  
可以说,是因为职业化的落地与成功,造就了这一类企业卓越的成就和令人尊敬的绩效。  c`` G%  
do[KQ@R>  
'dm0c:g  
然而,当我们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巨大挑战,面对本土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巨大困惑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20年来,由于认知层面、制度层面、运营层面和行动层面等等系统性的原因,中国社会并没有塑造出强大的职业化文化,中国本土企业的绝大部分并没有实现职业化在自身企业,在管理者和员工身上的真正落地。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10年内,由于对职业化的认知能力和对企业保障系统的构建能力所限,中国本土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可能实现职业化。中国企业的两极分化将加剧,中国经济整体的转型与升级路途漫漫。 oy.ymLd]5  
`""pN  
sirY8Y  
实现企业稳定持续的成功,管理者与员工的职业化是最根本最基石的工作与任务。 nC7'&gu$.  
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持续的成功,实现中国社会产业结构成功的转型与升级,职业化是最基石的工作,也可以说是最根本的任务。 1p0 ={B  
F#=D?;<  
Ij7R*hS  
但真正要实现职业化文化在中国企业的形成,中国企业有六项最重要的任务必须脚踏实地的落地。除此,没有其他的捷径。 sE,` H1R-Z  
这六项最重要的任务是: py_wsKqg  
#qxd^O4'  
%CxB a u  
第一,中国企业必须实现对职业化的理性的、科学的、生动的、可落地的系统性的认知。 '/H} QBX}  
认知上不能实现科学性和可落地性,真正的职业化是不可能落地的。职业化的文化也不可能形成。但中国社会和中国企业的残酷现实恐怕是:职业化了几十年,真正能系统的理解职业化的管理者与员工恐怕寥寥。更有甚者,有些人研究了几十年职业化,讲授了几十年职业化,恐怕自身也并非真正的了解职业化。这恐怕是职业化在中国企业难以落地的最基本的原因。 Ntb6m1gI  
(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个最好的职业化课程或最好的职业化提纲摆在面前,由于与其自身对职业化的理解不一致,我们很多管理者会完全漠然甚至彻底否定而不愿意理性了解。) H0JH h-hd  
zZ6wmT>i  
}4L%3wJ_  
第二,领导与管理团队接受系统化的训练,这是职业化的根基。 Y6&?IO{l  
认知什么是职业化,这是职业化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见后面系列文章)。而领导与管理团队的训练有素,有机会接受系统性的职业化训练,这是职业化的根基。 h 62k$nN  
只有领导者与管理者训练有素,才能最终真正的实现员工的职业化。 ubTTVTLS@  
@-c}8Io \  
J6\|dVLQN  
第三,企业管理系统建构必须支持和保障职业化。 l/(])6+  
企业的组织设计过于臃肿,官僚文化就由此诞生,不可能保障管理者与员工的职业化;企业的三大流程体系:战略流程、人员流程、运营流程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够实现持续的改善,不能持续顺应巨变时代和激烈竞争环境的要求,不可能真正的保障职业化。 -= BU(..  
\bVJ4EQSx  
q(*'|-&;  
第四,企业团队领导者的领导力与运营,必须能支撑团队职业化的要求。 LhFXZyoNz  
团队领导者的领导力,是团队最终能否实现职业化的决胜力量。只有团队领导者以身作则,只有团队领导者卓有成效的领导和卓有成效的组织运营,才能真正的支撑员工实现职业化。 k]Jq#*X  
中国企业职业化之难以成功,一些经理人和管理者对领导力茫然无知,或者至少缺乏系统性的科学了解,是最重大的原因。 ;@^P  
HH*`X9s%2  
eF` RK<%p  
第五,人才复制与培养系统,员工激励系统的不断夯实,为职业化提供持续的动力。 mI<+R 1  
人才复制与培养系统的建设,并非玄之又玄的不可企及的任务,小到一个连锁店和生产车间,大到数万人数十万人的企业,都可落地的建成,其最关键在学习力,意志、决心和方法。但中国本土绝大部分的企业,坚守后农耕文化下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远没有意识到今天必须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剧烈的变革和残酷的挑战。 !zw3N;S<EG  
J+QJrsz~Q  
诸如华为和海底捞一类伟大或令人尊敬的企业,很好的解决了分配和系统性激励的问题,管理者和员工的职业化,就有了强大的动力。 {7Yz-q:Z  
~xPsl O  
Z Ml%9puh  
第六,通过持续的系统性的改善,沉淀优秀甚至卓越的职业化文化,捍卫强大的职业化成就。 >z} x"Yy-  
没有科学的职业化认知和成功的职业化培训,不可能职业化;但职业化认知再清晰,职业化培训再成功,如果没有持续正确的企业战略、正确的职业化理念、运营管理系统、人才复制与培养系统、强悍有效的激励系统等等优秀系统的持续改善和稳定保障,将无以真正沉淀职业化的文化,无以最终有力的保障职业化在中国本土企业的成功落地。 K,wmEwDmz  
q'!S3I%$c  
$=?2WV  
正因为职业化是系统性的成果,而绝大部分急功近利的本土企业心浮气躁甚至没有基本的耐心真正的了解,因而,也就无法让中国大量的企业实现真正的职业化。中国大量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终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t?[GDz  
er m-^  
yk I/Hv2B  
[,tN ?bE>E  
【关于常亮】 e&AAK/aJ8&  
ORp"JQ:(  
i=a# 8  
陆家嘴领导力学院联合创始人,上海君然智学首席专家,上海外滩游艇会沪商领袖讲坛CEO/首席专家。 LazH/0f  
V6t\\f|  
" lCQwt,  
被誉为“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可以真正支持本土中小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专家,可以真正将执行力、职业化、卓越沟通、领导力、教导型组织、工匠精神在本土中小企业落地的专家”。“听一次常亮老师的课程将终身不会忘记”。“提前几年听常老师课,命运肯定完全不一样”。“一生深远的影响,改变几代人的命运”。“企业内部沟通的改善立杆见影”。“两百万学费交下去,我脑袋越听越浑沌。常亮老师的课程让我清晰了老板学习的方向”。(如此评语数以千计) _gH*Ei#`(w  
797fm[3y1  
=wu>4%^  
中国本土领导力、职业化、人才复制与培养课程研发最系统、最深刻、最落地、最生动、最艰苦卓绝的专家(没有之一)。 hU}~ j  
丰田全球模范工厂中国本土唯一中高基层以及一线领导力训练专家。 RrO27CUD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特约领导力培训专家。四川省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首席领导力专家。 vi#wTNF  
演说家的激情与风范,企业家的格局与气度,军人的执着与坚毅,学者的博学与才华。 #}k>{{0N  


类别: 常亮:执行力 |  评论(1) |  浏览(14153) |  收藏
一共有 1 条评论
笑看今朝 2015-10-02 09:43 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