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皇帝身边忠臣很多,奸臣也不少,但是每个朝代不是清一色的忠臣,也不是一色清的忠臣。作为现代的企业如何来权衡那?有如何去识别千里马? =DNT"UV]
很多老板在一起时谈到这类话题特别多,针对“身边人”话题,朋友颇多感慨,认为现在的企业家虽然多了“用人权”,但反而不知道怎么用人,甚至不敢用人了。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出事”、“犯事”,根源之一就出在“身边人”身上,自己信任并重用的“身边人”最终却把自己推向了失败、破产,甚至牢狱之灾。 ~q~+SWF
朋友的这一困惑绝不是现代企业界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所能解决的人才问题。仔细思考后认为,作为企业家,尤其是私营企业家,除了要认识到人才、特别是“身边人”对于企业成败的重要性,将选人、用人列为天字第一号战略性课题外,更要在用人问题上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对拥有的人力资源精确地调配,区别对待,分别实行“重用、信用、使用、利用和不用”。其中,“重用”、“信用”的两类人属于高级别的人才,可以算作“身边人”,要求标准自然也是最高的,必须是德才兼备。 I!"^W?
多企业家虽然早已明白“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对于何谓“人才”有一种误解,片面看重专业、能力等技术层面的考察,而忽略了人品、诚信等品德层面的考虑。而事实证明,大多“出事”的企业家恰恰就是因为“身边人”的品质问题而被“陷害”、“倒霉”。 saFD"w
西方管理界有句名言:“一个人可以对总统不忠诚,但对他的老板必须忠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中,忠诚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职工、特别是企业高管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所以,作为企业家,无论愿意与否,都必须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而不能因为“忠言逆耳”等错误成为“看走眼”的伯乐。 ]hd\g;
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如何识别千里马?具体操(cāo)作来说,就是首先要看一个人的品德,再看才干,“德才兼备”品德为先。因为良好的道德素养,是精英们人尽其才、才用正道、利民益国的方向盘和加速器;更何况有的品德带有先天性,特别是某些劣根性的品质,可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假如一个人生来好占小便宜,恐怕改也难。事实证明,一个缺德的人,其能力越强,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