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国煤炭网 作者:王绍宇 U/`
on)R
-wZJX9jTF
“纳点区间k110+280处,护坡塌方,落石导致钢轨掩埋,高柱信号机柱折断,机后第一、二位车辆脱轨,通信光缆中断1根,副司机头部受伤、左手骨折,需协调机务救援队前往支援。”这是6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在巴准线纳点区间开展双盲综合应急演练中的一幕。 3C'A+:
,jDx9I
+
进入汛期,新朔铁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命为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早安排、早部署、早备汛、早行动、早防范,牢牢把握防洪度汛主动权,凝聚合力打赢防洪度汛攻坚战。 D armgs 1
9/[rb[&r@
联合实战演练筑牢汛期“安全门” 'Q\JzGq,&
Iwi:,M:
“大家打起精神,我们一定要确保各列车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准确信息,及时调整线路。”车务专业组长刘建军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所有车务人员注入了镇定剂。面对突发情况,他们行动迅速,通过各种通信设备和指挥手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正常和非正常行车指挥,每一个指令都清晰而果断,从而有效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为后续的救援工作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_j5.4
AX,%aT
“立即进行风险辨识,制定抢险方案,开展救援,注意安全。”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各专业相继投入到应急抢险任务中。 ^lL}j@
\h-Ywr6m,
作为钢轨的“诊疗师”,工务专业担任着抢修最为重要的环节。 3U`E@^0
Y/\Lgp-
“大家加把劲,先把钢轨换好。”工务专业队长靳鑫一边指挥,一边和队员们交流着。他们分为两组,一组熟练操作各种工具,对损毁线路展开抢修,以精湛的技艺迅速开展标准化加高效率钢轨换轨作业。另一组则忙而有序的对塌陷护坡进行修筑,防止二次塌陷导致事故扩大,全力保障抢险周边环境安全。 sStEa3h}:
u}0~bFXP*Q
铁路信号系统作为铁路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信号专业抢险人员争分夺秒,迅速清理道砟,安装轨距杆、底座,连接树立机柱,并进行基础砌筑。“注意点信号机下方的电缆,一定要小心。”组长闫磊不断的叮嘱。 xTdD ^d
`de<6RuW_
通信专业抢险人员立刻对中断光缆进行抢修。光缆接续是光缆中断抢修中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的一个环节。 d5=6L.o6
}g<&r#N
“开剥外护套要仔细观察慢慢来,掌握好进刀深度,防止断纤,否则就是前功尽弃。”组长薛铁柱提醒。纤芯的直径只有8微米,操作需要极其耐心和认真。先将纤芯通过机器切割平整,再将两根纤芯小心翼翼地放入焊接设备……同样的动作,他们要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 zW4*SWmVx
GG1;T8Hn
人防技防并重 守护防汛“生命线” 'XzJI:f
cxy#G\d f
“严格盯控现场各小组抢险情况,确保标准化作业。” #tX6) :9
r<N=g#(K
“收到。” D ;47#E
fgYtEa:MW
新朔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内,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各个演练区域的实时画面。 2ThR#2=
b!.+RH)^B
本次实战演练全程使用可视化移动终端和无人机对演练现场进行追踪拍摄,实时反馈现场抢修动态,第一时间将现场救援情况反馈至指挥部。
D+nbp"
B:NKp:Y!y
新朔铁路不仅注重未雨绸缪的部署,还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本次演练活动中,无人机、电力通信保障设备、医疗救护设备、各种大型机械等均在演练现场“登场亮相”,为本次演练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gt; {)q
HEF,Z`O]Gh
“结合近年来降水逐渐北移的实际情况,今年的防汛形势更加严峻。”调度指挥中心统计分析室主任刘贵明指着大屏幕上的气象信息介绍。 =|4$p^
aMek#I
进入汛期,新朔铁路途径内蒙古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多0—2成,山西地区较常年多1—2成,均可能出现局地暴雨和阶段性强降水过程,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该公司坚持“预”字当先,全力抓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位一体”的“四预”措施,以科技赋能,智慧防汛,扎实做好各项备汛工作,提升自身防洪减灾能力,为保障铁路防洪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7k3R}kH/^X
:|EWAI{_]
为牢牢把握防洪安全主动权,新朔铁路新增多处雨量计监测雨量变化、更新安装多处视频监控设施。 fU/2EI2
$]1$O!x
利用无人机空中“俯视”巡查防洪隐患死角,与人工巡查有机结合,为防洪防汛提供可靠依据;依托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实时在线监控画面,查看线路设备状态、列车运行环境,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积极与地方气象局合作,利用“观云追雨”铁路气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铁路沿线车站天气及卫星云图实况,预判降雨路径、雨量等级和覆盖区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W@lA:q%9
40zVydE
“同时,我们还通过微信建立气象服务站,完善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畅通预警信息传递渠道,形成防汛合力,加强公司防汛应急监测能力。”刘贵明说。
|
一共有 0 条评论